「拒絕」不是嘴上喊:「不要不要我就是不要」,那樣只是公主在發病。
想要擁有「拒絕」的權力,是先了解自己的專業與非專業能力與社會及法律賦予的地位,確認自己的目標,然後讓自己成為「有得選」,能夠有力量去選擇做自己核心價值的事,甚至是能跳脫舊有環境,開拓新局面。
通常這樣的人,不會只停留在:「然後呢?」、「臨床才不可能」、「嘴巴講很輕鬆」這無長進的對話之中,而是會盤點自己所有,準備爭取自己應有。
換句話說,如果你就是電腦不會、英文不行、學理超差、技術悲慘,又不想學東西,只想上班叫叫病人進來看診,收個掛號費,沒病人時聊聊午餐吃什麼,會為了醫生年終多一千感到小確幸,覺得大夜每天多600還可以追劇好棒棒,那一個月領兩萬五的老診所很適合你,畢竟有護理師照,就保障有工作,做不做專業事,其實也無所謂。
這時就別傻傻的拒絕老闆要求去清魚缸,也別抱怨老闆不尊重護理專業的事了,我其實覺得你老闆很佛心。
#責任與義務同時存在